第392章 神来之笔
李远方看完试车,来到装配车间,遇到父亲对照作业指导书,正在观看员工作业过程,车间主任在旁边陪同。
待他检查完毕,李远方走上前说道:“老爸厉害!悄无声息恢复了农用运输车生产。”
李恒贵打发车间主任离开,领着李远方参观了装配流程,高兴地说道:
“儿子,咱们赚大发了,区区500万元买下这么大的工厂!不仅是厂房土地,还有生产设备,特别是农用运输车生产线。
我参加了生产线考察,当时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最关键是农用运输车的生产许可证、出口许可证之类资质,这可是很重要的无形资产,我通过采用变更生产企业名称的方式,顺利地承接了这些资质。
唉!原来工厂管理层真是无能之辈,县领导也是败家子,怎么就把这么好的工厂几乎白送出去?
我现在还有做梦的感觉,这家工厂稀里糊涂到了我的手里。”
李远方笑着说道:“老爸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县政府把工厂贱卖出去是有道理的,首先是盘活了工厂,解决了大部分工人就业;其次是新工厂生产经营好了要交税费,增加了县财政收入。”
他紧接着问道:“原来我们制定的‘三步走’战略很稳,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改变,并且是生产农用运输车呢?”
李恒贵认真地说道:“你那个‘三步走’战略理论上行得通,并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应当根据企业特点,找到最经济、最便捷的道路。
我大学毕业就分配到这家工厂,对工厂的生产设备及产品了如指掌。原工厂管理层决定开发农用运输车是有道理的,可以说紧跟农业发展形势,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
我国有八亿农民,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用运输车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这是个潜在的巨大需求空间,也是我国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广阔市场。
农用运输车是个好产品,原工厂管理层看准了方向,可是由于严重的官僚主义,听不进中层负责人及技术人员意见,再加上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变化,所以把这个项目搞得虎头蛇尾,最终受这个项目拖累,工厂也无法经营下去。”
李远方问道:“原来工厂生产的农用运输车质量不过关,砸了牌子,市场卖不动,老爸是怎么快速解决这个难题?”
李恒贵得意地说道:“这是我的神来之笔。原工厂购买农用运输车设计研究所技术,还没有经过批量生产证明,因此存在着很多先天缺陷。
原工厂没有解决这些缺陷,聘请专家反复研究试验,也不能解决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