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而是另辟蹊径呢?要知道一个成熟的产业发展,那可是需要很漫长的过程的。”
李秋圆点了点头:“县长您说的对,我们确实是以养殖肉牛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可是毕竟肉牛周期慢,很多当地人都觉得收益太慢了,所以现在除了中大型的养殖场,其他一些散户都不养了。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引进一些轻工业的小厂企,一来可以解决乡里部分人的就业,二来还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嗯~你说的倒也很对。”易扬点了点头。
“老百姓都是早上栽树,晚上就得乘凉,周期太长也确实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啊!”
接着易扬话锋一转:“李乡长,你们要引进新的项目,那县里自会大力支持,你的这份材料先放下,你回去后和你的同学沟通,先把他们的要求搞清楚。
县里政策的支持也是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的,不能只是让企业挣钱,最后我们收益太低啊!”
“好的县长,那您忙,我就先回去了。”说完李秋圆起身,走出办公室。
易扬拿起刚才的材料再次翻看起来,看了一会,起身走到挂着安定县发展规划图跟前。
看着墙上的地图,易扬陷入了沉思。
安定县想要有大的发展机遇,绝不是在各个乡镇上引进几个作坊就能解决问题的。
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要有大的企业进驻,这也是易扬为什么急于想让东勇集团前来投资的原因。
在地图上看了一圈,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安定县城南那一大片地方。
这里离主城区不近也不远,以前是很大的河滩,并不是主要耕地面积,背靠大山脉,而且离主道路很近。
如果东勇集团在这里建厂,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且按照易扬的设想,如果能发展起来,这里绝对能搞成县级经济开发区。
而且,到时候发展起来后,这里还可以承接省、市的产业转移,从而达到减轻省市级地方的发展不足,还能带动安定县的经济增长。
目前那些新的发展政策还未公示,正是自己抓紧布局和积极准备的好机会,否则一旦政策公示,到时候竞争的肯定会非常强烈。
到那时候再做布局,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易扬决定先去这边看看,做个实地考察。
易扬回到办公桌前,刚想通知梁君荣给自己安排车的时候,电话响了起来。
“喂,我是易扬,”
“易扬同志,新婚快乐啊!”电话里传来县委书记韩昌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