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对朝廷不忠,狗急了跳墙,想造反……目前看来,还没有这种苗头。他贪图享乐,贪财,爱美色,别的野心倒是不大。”
在官场混了多年,唐风年的眼神越来越深邃,练出看人的几分本事。
赵宣宣相信唐风年,稍稍放心。
她说:“城哥儿确实不错,身上有几分正气,让人放心。”
还有些话,她只在心里想想,嘴上没说出来。
她暗忖:城哥儿是女婿的好人选,可惜他不可能做我家的上门女婿。
她甚至在脑海里提前设想一个难题:如果巧宝与城哥儿互相爱慕,我和风年该怎么办?是劝巧宝顾全自家,收收心,安心找个上门女婿呢?还是效仿苏家,满足小闺女的心愿,放她出嫁,然后另外再收养一个孩子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赵宣宣就揪心,难受,左右为难。
她心想:幸好我家巧宝目前还没有这种心思,虽然城哥儿挺好,但儿女情长并非谁好就喜欢谁。
而且,我家小闺女与众不同,像她自个儿取的绰号一样,有女侠风范。上次她说自己有点儿喜欢那个雕刻的小任师傅,但双姐儿更喜欢,她又更喜欢双姐儿,所以把小任师傅让给双姐儿,她不抢。
而且,说这话时,巧宝看起来并不难受,也不犹犹豫豫,反而很洒脱。
赵宣宣忍不住走神了,越琢磨,就越感叹:自家巧宝有趣极了,这么有趣的小闺女是自个儿生的,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是一点一点养大的,从当初哇哇大哭的奶娃娃,长成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样。
两个闺女都是贴心小棉袄,赵宣宣既为巧宝感到欣慰、骄傲,同时又忍不住想念起远在岳县的乖宝。
那种想念,就像长江一样,源源不断。
与此同时,唐风年也在走神,嘴上没说话,专心想事情。
忽然,石师爷急急忙忙跑回后院,来找唐风年。
他的表情神神秘秘,小声告诉:“风年,又收到匿名信。”
“大概与上次的匿名检举信出自同一人之手。”
唐风年激动地站起来,呼吸变紧张,问:“师父,信在哪里?”
石师爷慌慌张张,连忙把信从衣袖里摸出来,递给唐风年看。
上次的匿名检举信,是举报朱大人贪财、好色的十大罪状。
这次的匿名信又是针对朱大人。
这个写匿名信的人,似乎对朱大人恨极了,不弄死朱大人不罢休,同时字里行间又透出大义凛然的架势,说要为民除害,灭绝所有贪官污吏,还痛骂贪官污吏是豺狼,是吃人的鬼,是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