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构装作不知道,还是和他们签署了延合大联盟的条约,有了这个条约,孟春的西护军,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至于进去了什么时候出来,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赵构在信中鼓励孟春大胆做事,不要有所顾忌,要善于捕捉时机,赐予他“事有专断之权”,这就权力很大了,正如戏文里唱到的准许先斩后奏。
至于孟春提到的装备,这些都是小事,光磁州就有两个超大型的联勤保障仓库,足以武装十万人。
不过,赵构将这笔买卖让给了西夏,给李乾顺去了一封书信,在定州军工厂调拨,优先供应这批武器装备给东喀喇汗西护军所部。
赵构书信写完,有些话,还是要口头带到,不能在书信里写。于是给康履下令,让孟无锋进宫。
这可是无上的殊荣,一般来讲,只有赵构的嫡系成员如李纲、宗泽、赵楷、梁景、欧阳珣等人,才有进宫特有的通行证,剩下的,就是特例召见,比如孟无锋。按照他的级别,远远到不了这个范围里,但是赵构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经常召见一些中下层官吏、军官进宫,甚至是正店小厮、城门守军。
有时候是真忙,急于处理问题,有时候也是赵构的一种策略,名曰约谈,有时候谈自己,有时候谈谈上司、属地民俗风情、下属工作,有时候干脆就是唠嗑,可别人却看不到这些,对赵构的敬畏之心也就越发日深。
而这些,不过是后世经常提到的走群众路线,让自己经常接接地气,也让普通老百姓沾沾皇气,让更多老百姓了解一下当皇帝的辛苦和不易,有时候,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宣传。
这一点,让李纲敬佩不已,逢人便说,自己为官多年,也曾效力两朝,但从没有见过赵构这样的官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恨不能把自己劈成两半来用,士为知己者死,也就如此了。
孟无锋好歹也是西护军高级参议,上校军衔,可走在这大内皇宫里,心里还是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虽然刀里火里不曾皱过眉毛,但现在,看到沿途的飞凤卫笔直的军姿,凤目含霜,这个六尺男儿心里面还是七上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