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说话的是齐恒,正指着其中一个零件给顾海洋看。
这时候,旁边的曹东骏也说到:“海洋哥,你看看这里,这个电刷,都磨成这样了,一定是这里磨的线圈,才造成线圈短路的。这得多操的手艺,才干成这样的活。”
“还有这里,你看看这个轴体,用手一摸都哐当,咱们科长说,高转速的东西,间隙必须控制在0.1微,这个,这个都他娘的摸的快一毫了,不烧电机才怪呢,还有这里......”
顾海洋看着指着这个拆开的电机,嫌弃这里,又挑另外几处毛病的曹东骏,眼睛不由的一眯,这个小子,有点东西啊。
当时自己是拆了几次电机才发现这些问题的呢?三次,还是五次?顾海洋记不清了,反正当时要不是四勇哥提醒,他都没有想到根本就是装配问题,再加上零件不合格,才造成的线圈烧坏的情况发生。
这个不是个例,是北方机电的通病,一句话,质量把控不严才造成的这一连贯的后果,或者,他们得到的生产工艺压根就是有问题的。
这个曹东骏,看来还有点东西啊,顾海洋记在了心里,并且让曹东骏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记下来,回头再想一下解决方案,这是他跟林四勇经常做的事。
用林科长的话来说,技术科,不是把人培养成一个人形资料库,而是培养成一个能发现问题,会解决问题,还会创造问题的人。
说白了,东西坏了,你知道哪里坏的,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知道哪里坏了还不行,还要知道咋修,要是在进一步,要能亲自动手修。
至于创造问题,就是能根据当前的问题,创造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新办法,那就是设计一款能够替代当前问题东西来。
至于第三步,目前整个炼钢厂能够达到这一步的,也只有林瑞了,那些大师傅们,最多只能算走到第二步,至于林四勇,以及顾海洋,目前也才停留在第一步而已。
曹东骏刚才只顾得说的尽兴了,他是对比着林科长教给他们的技术资料上,看出来的这些问题,这一抬头,正好看到顾海洋眯着眼睛正盯着自己呢,当时就是心里猛的一突,陡然想起他姐夫告诉他的话:最先钓走的都是那出头的王八,让自己安稳几天。
自己才来技术科,是不是太挑头了?
果不然,下一刻,只听得顾海洋笑眯眯的说到:“东骏啊,还有其他地方有问题吗?”
𝓑ⓘ 𝑄u 𝓑𝘼.v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