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的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长桌,从外交部长飘忽的眼神,到能源部长紧扣的十指,最终落回空无一物的桌面。
“没有?”领袖的嘴角扯出一抹冷峭的弧度,像是在嘲笑某种预设的结局,“那么,同意惩戒阿呼国的,请举手。”
这一次,沉默变得更加粘稠。有人开始轻叩桌面,有人低头整理文件,唯有墙角的古董钟摆不知疲倦地摇晃,将时间切割成沉重的碎片。领袖的呼吸逐渐变得粗重,他能听到自己太阳穴血管跳动的声音,如同西伯利亚寒流撞击冻土的闷响。
“谢尔盖!”领袖突然点名,声线像出鞘的军刀般锋利,“你是国防部长,全军的枪口都指着你的决策——你的态度呢?”
谢尔盖猛地站起身,马裤上的马刺在地板上划出火花。他张了张嘴,喉结在高领制服里上下滚动,最终吐出的字句带着冰碴:“领袖阁下,我……弃权。”他的右手缓缓举起,掌心向内,仿佛在格挡某种无形的压力。
“弃权?”领袖重复着这个词,像是在品尝一枚苦涩的浆果,“那么各位,都选择弃权吗?” 回答他的是齐刷刷扬起的手臂。
十二只手在半空形成参差不齐的林,有的举得飞快,像急于甩开烫手的山芋;有的举得迟缓,指尖还在微微颤抖。
情报部长伊万诺夫甚至将手肘抵在桌面上,让举手的动作显得更敷衍些。 “好,很好。”领袖的声音突然平静下来,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寒意,“看来大家都深谙‘中庸之道’。”
他绕过长桌,军靴踩在波斯地毯上没有丝毫声响,“但你们忘了,熊国的字典里没有‘弃权’二字——只有征服与被征服。”
当领袖的身影消失在通往内室的密门后,议政厅里的紧绷气氛骤然松弛。谢尔盖掏出手帕擦着额角的冷汗,却在触碰到鬓角时顿住——那里还残留着今早接到喀布尔战报时咬碎的雪茄碎屑。
“谁想趟这摊浑水?”能源部长瓦西里低声咒骂,将手中的琥珀烟斗重重磕在烟灰缸里,“明知道阿呼国是华夏人的禁脔,还非要派特种部队去‘保卫’人家的国防部长,现在好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他指的是三天前被吊死在喀布尔广场的穆罕默德·卡里米,那个曾收受熊国三百万美金的“亲熊派”部长,死前最后一通电话还在哀求莫斯科增派援兵。
外交部长安德烈满脸苦涩地笑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展开了一份刚刚收到的加密电报。他的目光落在电文上,眉头渐渐皱起,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愈发凝重。
“华夏外交部刚刚发来照会,称那两名被俘的‘雪松行动’队员是‘跨境恐怖分子’。”安德烈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失望。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他们表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允许我们的使馆人员领回尸体——哦不,应该说是‘重伤员’。”安德烈特意强调了“重伤员”这个词,似乎对华夏方面的说法有些不满。
他轻轻地晃了晃手中的电报纸,让上面的文字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那些关于“重伤员”的描述,而是用中文标注的“缴械战利品清单”。
清单上详细列出了一系列被缴获的装备,包括装甲车、军用卡车、各式武器弹药等等。这些物品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让人不禁咋舌。而在清单的末尾,还附了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感谢贵方‘运输支援’。”
这句话显然是一种嘲讽,暗示着这些装备原本就是华夏方面的,而所谓的“雪松行动”不过是一场闹剧。安德烈看着这句话,心中的苦涩愈发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