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白云和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道:“这位施主,你又何必这般自私自利呢?眼下这四位秀才皆有造福百姓之才,等来日中举做官,必能荫及一方百姓。”
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又道:“而你呢?你只是一个农户,你除了会出些苦力种田,还能干些什么呢?施主你好好想想,你觉得你比较重要,还是这些读书人比较重要?有逃命的机会,你自当应该让给他们,而不是像方才一样想要跟他们争抢。”
农夫:“........”
农夫心中自然非常不愿,他尊重面前的白云师傅,觉得他是一方的得道高僧,但却没想到他待人竟这般的有高低之分。
佛祖不都说了吗?众生平等,他这位得道高僧却这般去说,去做........
这些读书人的命就是命,他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白云师傅,可这毕竟是我的衣服,再怎么说也得给我留一块吧........我上有老下有小要养活,我死了不要紧,我的家人该怎么办啊.......”
农夫笨嘴拙舌,再三想了想,只能想出了这几句话。
白云和尚蹙眉,非常不满农夫的这种自私行为,“贫僧方才都说了,你腹无墨水,无任何才能,又如何与这些秀才相提并论呢?你应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你想想,无论是哪个读书人身遇不测,于国家、于百姓而言,都是相当大的损失啊!相比之下,你牺牲的这点小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者说这几位秀才已经立下了宏愿,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何况你今年也快五旬了吧?你一年到头,所得之财连养家糊口都费劲,你何不帮助一下别人?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一旁的乔犇犇听了这老和尚的诡辩,心中很是无语,这老和尚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心肠却如此狠毒,又是如此的会诡辩。
明明自己没理,却在此避重就轻,偷换概念。
那葛衣原本就是农夫自己的东西,他想给就给,不想给便不给,何谈自私一说?更何况最后他仅仅只是想要一块能逃命的葛布,也被这白云和尚斥责嘲讽为自私自利。
你想活命,他说你自私,甚至贬低你比不上那些书生,更不配和他们争抢活命的机会。
如此没有三观,也不知道怎么被人称赞为得道高人的。
这农夫目不识丁,哪里能辩的过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得道高僧’呢?
他们好像是在说同一件事情,但细细想来根本不是一回事,这老和尚甚至还拿出了百姓和国家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书生看起来一个个的自私自利,资质平平。多数是平庸之辈,他们能不能考上还是未知数,何谈为国为民?就算他们来日做官,别说荫护百姓了,不欺压贫民,尸位素餐,中饱私囊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