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很直白,陛下就是要明确无误地告诉大家:一,楚昭、楚宗宝,以及那些党羽们皆已盖棺定论,今后无需再提;二,这些案子结束了,大家再也不用纠结了,更不用再担心了,事情已到此为止,今后大家只管遵纪守法、勤政爱民,当个好官便是。
果然,听了这话后,一些没犯过法,但曾经给楚昭送过礼、拍过马屁,甚至是表过忠心的官吏们当即大松一口气。
陛下继续说道:“朕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这个教训很惨重,大家一定要充分吸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日后一定要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如果再发现有贪腐堕落、结党营私、祸乱朝纲之举,必定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诸位听明白了吗?”
众朝臣立即齐声回答:“臣明白了。”
“嗯。”陛下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福公公,轻声吩咐:“退朝吧。”
福公公立即走上前去,大喊:“退朝!”
文武百官立即跪倒,山呼:“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一落,一直等候在广场外的太监们立即抬起銮驾,小跑着赶到御案前。福公公则立马返回陛下身边,扶起他,登上銮驾,离开广场。
等陛下的身影完全消失,文武百官这才站起身,然后面面相觑,看着其他人的反应。片刻后,便突然看到一个矫健身影“噌”地冲出队列,如风一般冲上台阶。见此情形,大家便也“嗡”得一下立即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朝太子围过去。
率先冲到太子面前的不等站稳便着急忙慌地抱住拳头,抢先开口:“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臣董有为给殿下......”不等他说完,另一个人便已插嘴:“臣杨俊恭喜殿下,殿下才华横溢、宅心仁厚,获封太子乃实至名归,亦是大楚之幸,......”
李元吉则半点没有跟过去跟他们抢风头的意思,而是赶紧转过身寻找父亲的身影,找到后拔腿就跑,如离弦之箭一般直冲过去。在距离父亲几步开外时便激动地大喊:“哈哈,爹,看到没,还是我猜的准吧,果然是......”
见孩子蹦蹦跳跳,没个正行,而且还不分场合,口无遮拦,李大人气的不行,立即猛咳了一下,然后板起脸,竖起眉,给了他一个凌厉、严肃的眼神。
李元吉赶紧闭上嘴巴,守住脚步,然后四平八稳地走到父亲身前,规规矩矩地拱了拱手,喊道:“爹。”不过那嘴角却是无论如何也收不住了,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李大人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责备道:“得意忘形,心浮气躁,回去后再抄一篇《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