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皇子又托着圣旨走回来,众文武百官立即瞪大了眼睛,翘首以待。
大皇子走到玉阶边缘,深吸一口气,然后张嘴开始念名字。
李元吉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一个一个地听着。听到吏部、礼部的人选确定完毕,又立马竖起耳朵,生怕错过爹爹的名字。
可是,大皇子仿佛是猜到了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似的,偏偏不打算如他所愿,直接停下来,不念了,搞得他一下紧张起来,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咳!”大皇子轻轻咳了一下,然后才提高声音,大喊:“户部度支司员外郎李敬贤。”
李元吉先是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当即抬起手重重一拍,然后“哈哈哈”地傻笑起来。
听到身边传来声响,四下的文武大臣立即转过脑袋,用看傻子的眼光奇怪地看着他。因为他现在也算是泰安城里的名人了,所以不少官员立即认出了他,然后也就猜到了他如此激动的原因,当即会心一笑,把脑袋转回去。有个别没认出来的依然匪夷所思地看着他,实在搞不明白这是哪儿来的愣小子,居然敢在这里胡闹。
看到大家都在看自己,李元吉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立即收了表情,老老实实地站好。
听见自己的名字,李大人的心也“咯噔”猛跳了一下,按这个顺序,对应的应该是左侍郎,这可是户部的二把手啊,可能吗?他不敢想。
而且现在也不是多想的时候,他赶紧钻出队列,然后迈着小碎步,沿着御道边缘快速往前跑。这一路上,他的脚步倒是无比坚定,但是整个人却依然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昨夜得知了参加朝会的消息后,他其实也做过猜想,他料想的是:如果钱郎中升上去,那自己肯定可以补上去,再考虑到这次出现的空缺比较大,如果乐观一点,右侍郎的位置恐怕也是可以幻想一下的,毕竟自己的资历、政绩都摆在那里。至于左侍郎,他就想了那么一下,然后直接就给排除掉了,从度支司的员外郎一跃成为户部的二把手,这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了,他实在不敢奢望。但是,现在看来,结果好像真的在朝着这个不可能的方向发展了。
他不傻,知道这个可能性若是真能变成现实,那最大助力肯定是自己这个又立新功的孩子。自懂事起,他的父亲就教他秉公任直、持正不阿,他确实是这么做的,为官二十几载,他一直勤勤恳恳、本本分分,从未做过半点攀葛附藤、攀龙附凤之事。按照这个信念,倘若真是这个结果,那他或许应该感觉到羞愧才是,但是,现在他的心里只有开心,只有兴奋,因为对一个父亲而言,这世上绝对找不到比亲眼看着孩子出人头地更令人激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