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西汉爆浆史 > 第172章 法治及人权改革

第172章 法治及人权改革(2 / 2)

刘询曾经在开会的时候,郑重其事的说道,想让老百姓安稳,有两件事一定要做好,一是政治清明,二是司法公平,这两件事,要靠诸位帮我一起做到。

刘询嘴上很少说很大的话,开会的时候也不会跟大家研究霸道治国还是王道治国,因为不管霸道还是王道,不管是法律条文还是道德条文,最终要靠具体的人来实现,以人为本,人治是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概念,无论承认还是不承认。

在汉代来讲,没有专门的吏部,丞相御史大夫以及部级干部都可以提名地方官人选,然后开例会讨论,大家如果没什么意见,皇帝一般也没什么意见,地方官几十上百个,皇帝很难全部了解过来,就是签个字同意。

刘询则完全不一样,他亲自担任大汉帝国组织部部长,每一个地方官,包括刺史、太守、诸侯国丞相,刘询都要亲自叫来谈话,而且是谈实事,你去这个郡做太守,有什么计划?这个郡治安不好,你打算怎么整顿?这个郡落后,你打算怎么发展经济?诸如此类。地方官如果答不出个子午卯酉,委任书就直接扣住。而且刘询因地委任,根据各地方的实情,安排不同风格的人去管,简单说,让灰太狼去管狼窝,让喜羊羊去管羊圈。

地方官到任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御史从长安去当地视察工作,看一看地方官跟皇帝说的,和他实际做的能不能对上号,对不上号的,要查出什么原因,是客观环境导致还是这个人其实不行。地方官来长安述职,想忽悠都没机会。

这一套行事方式跟赵广汉的情报网倒是有点像,刘询兴许真跟赵广汉一起喝过酒也说不定啊。

廷尉史(可以理解为司法部副部长)路温舒曾经上过一道很长的书,里面提到一件到今天还让中国非常纠结的事情:人权问题。

路温舒提到,当前国内司法界有个非常不好的风气,即用刑太重,从源头说,这是从秦朝沿袭下来的(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抓住人之后,首先考虑的不是调查此人是否真有案底,而是直接上刑讯问,严刑拷打,致使很多本来无辜的人熬不住,生不如死,屈打成招,造成大量冤狱错狱(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这在民间造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坏。司法乃国之大事,《尚书》言,放过一个坏人也比冤杀一个好人强(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反观如今国内司法界,则竞相攀比谁的逼供手段高明,谁判的死刑犯多,可怕的是,这竟然是司法官员的考核指标;更可怕的是,有司法官员明明发现了冤假错案,却不敢去平反昭雪,因为一旦确定有冤案,则证明该官员之前有错,有错则会遭重罚。如此恶性循环,冤案只会越积累越多,长此以往,我们一贯所言、所为之奋斗的太平盛世,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老百姓的话讲,哪怕监狱没有墙,也千万不要进去;哪怕法官是块木头,也千万不要遇到。此等情形,实为可悲。路温舒代天下人恳请陛下,慎重决狱,放宽刑罚,则太平之世有望可及。

最新小说: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你说这是炼狱,明明就是天堂 四合院之胎穿1937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太子城传奇 港片之从洪兴矮骡子开始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历史请就位 王直 四合院:开局公安,禽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