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次公,河东汉子,校尉出身,跟着卫青将军混,混出了岸头侯的封号。太后一走,他又成了北军的将军。之后一年接一年,大将军身边常客,将军帽子戴了三回,最后还是因为犯事,侯爵没了,变回平民。他老爹张隆,也是个轻车武射的高手,箭术了得,景帝都爱跟他玩。
苏建,杜陵人,也是校尉出身,跟着卫青混,有功,平陵侯到手。后来还当过将军,去朔方筑城。再往后,游击将军当上了,跟着大将军出朔方,又跟大将军去定襄,结果翕侯没了,军队也丢了,本该砍头,钱到位了,捡回条命当平民。后来当了代郡太守,人没了,坟在大犹乡躺着。
赵信,匈奴相国出身,投降后成了翕侯。武帝十七年,前将军干上了,跟单于干架,输了,又跑回匈奴那边去了。
张骞,出使大夏归来,混上了校尉。跟着大将军立功,博望侯到手。三年后,将军又当上了,右北平出征,晚了点,差点砍头,钱又救了他一命。后来又去乌孙,当了大行,死在了路上,坟在汉中。
赵食其,祋祤的,武帝二十二年了,主爵混成了右将军,跟着大将军定襄出征,迷路了,又差点砍头,钱又救了他。
曹襄,平阳侯的公子,后将军干上了,跟着大将军定襄出征。这家伙,曹参的孙子,根正苗红。
韩说,弓高侯的庶出孙子,校尉出身,跟着大将军混出名堂,龙岩侯到手。后来因为酎金的事,侯爵没了。元鼎六年,待诏转横海将军,打东越有功,按道侯又到手。太初三年,游击将军干上了,五原外列城一蹲。后来成了光禄勋,掺和进太子的事,被太子给办了。
郭昌,云中人,也是校尉出身,跟着大将军混。元封四年,太中大夫转拔胡将军,朔方一蹲。回来打昆明,没功,印还被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