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四章 韩维求对

第一千零四章 韩维求对(2 / 2)

如今听了文彦博的问话,文及甫当即便假托着包诚之口,一五一十的将今年科举省试中的情况与细节,向文彦博说了一遍。

文彦博听完,一双老眼就眯了起来。

“官家果然是要对科举大动干戈!”

这一点,其实在当初开封府公考吏员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

毕竟,都不是傻子。

公考吏员的制度,稍微改一下,不就是科举吗?

所以,早早的就有着人,提前三年,开始为今年科举做准备了。

譬如传统的科举强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的官宦之家们,在元佑元年就已经派人进京,拿了当年开封府吏员的卷子和题目回去开始钻研了。

此乃春江水暖鸭先知。

更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现实写照。

于是,当王安石出山,以江宁保宁寺为基地,再次开始讲学。

一时,无论新党、旧党家的孩子,纷纷涌向江宁。

赶都赶不走!

真以为是王安石人格魅力大?

人家早就知道,当今天子要对科举动刀子,做文章了。

也早知道,天子好术算,喜实务,爱那墨家的机巧之事。

而王安石公开讲学,以实务、术算为本,更是等于明牌告诉了天下人——讷,朕就是喜欢这样的人才!

官宦人家们,虽然对此颇有微词,私下也有着非议。

因为,这些家族里的好多人,这十几年来,一直是埋首经义。

现在朝堂忽然要改,他们有些不适应。

可,一个家族里不止有老人,更有年轻人。

那些学了十几年经义的人,或许一时间难以适应新的形式。

可,年轻人就不一样了。

这等于给了他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和可能。

于是,无不盛赞天子圣明!

毕竟,这可是功名!

今年科举,放寒门士子、农家子身上,是很突兀。

但搁官宦人家、书香之家。

却是早有准备,早有预期。

好在,官家还知道轻重,并未完全改变熙宁以来取士的基调。

依旧以经义为主,只是在时务策、史论方面,进行了增强,强调了现

实需要。

譬如史论题,直接就问了中唐的两税法改革,并要求考生针对两税法的利弊,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等于送分。

因为,在大宋没有不研究两税法的士子。

而时务策,则干脆是聚焦现实问题。

所出的题目,全部是这几年来,发生在汴京、洛阳、扬州、江宁等地的事情。

然后,要求考生据此作答。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