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艺术在危机中的另一面:抵抗与见证
在危机时,艺术转化为对抗工具与历史见证。例如:
? 纳粹时期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
? 中东战争后的“难民诗学”。
它们不一定“繁荣”,但却是“真实”与“必要”的。
?
四、历史镜鉴:文化繁荣的背后都是稳定与富裕
文化巅峰期
政治环境
经济状况
艺术成果
古希腊雅典(公元前5世纪)
长老制度
海上霸权,经济繁荣
苏格拉底、柏拉图、悲剧诗人
盛唐
开明政治
大运河、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群体
文艺复兴(14-16世纪)
君主-商人联盟,稳定秩序
工商业繁荣,资本积累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但丁
清代康乾盛世
政局稳定
农业兴旺,人口剧增
四库全书、戏曲、古典小说
可见,“艺术之花”,往往要等到“政治之根”稳固、“经济之干”繁茂之后,方能盛开。
?
五、现实反思:当代艺术是否真正在“繁荣”?
今天,全球艺术市场似乎极度活跃,但这是否意味着“艺术真正繁荣”了?值得反思。
1. 被市场化的艺术:艺术作品是否沦为投资产品与社交炫耀工具?
2. 表达的限制:艺术家自觉规避批判话题,创作变得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