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到第三名刺客后,恨得牙痒痒的国君立刻下令在牢中就地处决这名刺客。在刺客的头被装在盘子里送到他面前后,晏君长长舒了一口气,似乎是了却了一桩心头大事。
刑部的报告中估计有四十到五十名刺客在承阳城内活动。他们武艺高强,下手狠毒,而且相互之间配合默契无间——这是最棘手的。好在他们只在夜间行动,因此宵禁能让城防军的压力小上很多。
除了刺杀,这些刺客还有一个让晏国君臣们很是头疼的问题——他们会到处散播战争的近况。
本来承阳城的城门已经完全封闭了,只有使者和运送补给的马车可以出入。使者直接对接国君,自然不会泄露外面的消息;而补给马车则由城防军严加盯防,车夫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生怕他们说出什么消息来。
但这种举措很快就被发现是没有意义的——承阳城里的民众每天都能知道宇军打到哪里了,离承阳城还有多远。这些刺客用鸟类传信,随后在酒馆里在大街上悄悄地撒下写着战争信息的纸条。城防军目睹过好几次载着信件的飞鸽飞进城中,但他们对此无能为力,这些传信的小鸟灵活又迅捷,弓箭实在是难以命中。
因此,巫崇曜部惨败的消息在承阳城造成了无与伦比的恐慌。巫崇曜部是距离承阳城最近的边军,而巫崇曜部骑兵惨败,主将被俘,后继的步兵作鸟兽散的结果是承阳城的居民们万万不能接受的。所有人都开始认为宇军将很快抵达承阳城,在国君看样子不太可能投降或者出逃的情况下,围城是不可避免的了。
一旦围城,遭殃的一定是老百姓。恐慌散布了开来,大量的民众拖家带口带着行李,聚集在各个城门口要求出城。他们紧紧堵住了城门,补给马车因此没法进城,而城内又因为大规模的罢工而各行各业纷纷停摆。一时间整个承阳城瘫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