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四方馆吐蕃别院内,吐蕃使团正为榷场位置吵得不可开交。
“沙州?绝对不行!”吐蕃副相将茶杯重重砸在案几上,“那里离安西军驻地太近,若让唐人设立商铺,无异于开门揖盗!”
立时便有人附和道:“副相说得对!依我看,榷场只能设在鄯州一处,而且要派重兵把守,所有进出货物严加盘查!”
赤松珠懒洋洋地靠在软垫上,把玩着手中刘绰赠送的琉璃杯:“噶尔将军,若只设一处榷场,唐人怕是不会答应。别忘了,此等品相的琉璃只有她能造。”
“那就让他们每年必须供应一定数量!”副相阴沉着脸,“至少三千件,否则就五五分!”
赤松珠轻笑出声:“副相这是要逼她翻脸啊。”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明慧县主不是傻子,她敢提出在两处设榷场,必有所恃。”
副相冷笑:“多日相伴,王子似乎很了解这位县主?”
“王子别忘了自己是哪头的,你母亲可还在逻些王廷!”噶尔将军威胁道,“别以为东道守军主力是苏毗部族,你就真的能在和谈中说了算。赞普那是哄着你玩呢!”
赤松珠转身,琥珀色的眸子在烛光下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至少我知道,她派去河西的人,可不止是做生意的。”
室内骤然一静。
副相眯起眼睛:“王子此言何意?”
“没什么。”赤松珠耸耸肩,“只是提醒诸位,别小看了这个女人。她能在和谈前就布局走私,难道不会在榷场安插眼线?”
副相脸色阴晴不定,最终拍案道:“无论如何,必须限制唐人在榷场的活动!所有店员必须登记造册,不得随意出入;货物数量必须提前申报;交易过程要有我军监督!”
赤松珠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心中却已开始盘算明日与刘绰的密谈。那两成利润,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回鹘使团的到来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激起了长安外交圈的巨大波澜。
阿史那罗真王子率领的使团阵容奢华,光是进献给皇帝的汗血宝马就有二十匹,更别提那些镶嵌宝石的弯刀和西域奇珍。
次日午后,鸿胪寺一间厢房内。
一身官服的刘绰推开雕花木门,只见赤松珠早已等候在内,正自斟自饮。
“县主来迟了。”赤松珠抬眼,琥珀色的眸子在阳光下如同融化的黄金。
刘绰反手关上门,轻笑道:“王子久等。方才在正堂偷听了一会儿。你也知道我是吐蕃和谈的副使,回鹘人的接待插不上手!”
赤松珠大笑:“县主好雅兴。阿史那罗真是冲你来的,而且小王听说他还带来了咸安公主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