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哥!”朱棣也是满心不悦道:“父皇和大哥向来治贪极严,可这些官员竟敢收受商人贿赂,属实狂悖。”
“臣弟也以为应当严惩!”
待朱棡、朱棣说完,蓝玉也不自觉站起身子,此刻一队虎目紧紧盯着朱标桌前堆积如山的奏疏。
只要朱标松口下令,那他便可按照奏疏的名单按图索骥,挨个造访劝阻的官员。
可也就在众人等着朱标下令之时,却见朱标轻笑一声,随即默默摇了摇头。
“大哥要饶恕他们?”
“何谈饶恕二字。”
朱标不着痕迹的叹了口气,随即淡淡道:“锦衣卫现已查明,这些上书劝阻的官员虽收了京城商会不少好处。可归根结底,无论是先前还是眼下,他们并无枉法之举。”
“嗯.....”
“毕竟朕打算约束商贾,于历朝历代也都是头一遭,官员多有反对之意,也属实是无可厚非。”
“况且!”
朱标站起身子,缓步走到众人跟前,温声说道:“这二年来,朝中也是发生了许多大事。”
“先前为了整肃吏治,勋贵案、胡逆案,世家案、江南案,等等等等。”
“朝中文臣也是杀了一批又一批,主事官员也是换了又换。”
“书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动不动便要大兴屠刀,还算个屁的烹小鲜!”
待朱标说完,在场三人相互对视,便也不再坚持。
只是他们总感觉此次朱标从倭国战场上回来,似乎心性愈发柔和了许多。
毕竟若是放在先前,凡有官员敢收受贿赂,无论是否确有不法之举,朱标自然也是断然不会容忍的。
而如今,无论是对待民间商贾亦或是对待反对之朝臣,朱标无疑是多了几分仁慈。
然而实际上!
并非朱标改了性子,自此以后吃斋念佛。
实在是朱标觉得他们老朱家的官的确不太好当。
两年之间,种种大案,官员早如惊弓之鸟,心中惶恐自难掩饰。
倘若因此次自己这个皇帝开千古先例,打算以朝廷插手商界,因此便要惩治诸多朝臣,那自己岂不成了以一人喜好夺朝中官员生死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