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家成把钱套出来还贷款了,还压着工费和货款……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出问题,怎么样都好说。
出了问题,就是连锁性的。
最关键的是,公司出了大丑闻,必然影响信用评级。沈壁双手无奈的一摊,表示无法说服董事会放新款。
贷不到新款,订购的要退订,预租的要退租,工人要工钱,供货商要货款……大概率还要吃官司,长实和李家成的口碑双崩,股价必然大跌。
到时早已蓄势待发的五点二亿发动起来,大鸣大放的进场抄底,手上没枪没弹的老黄瓜只能瞪眼干瞅着。
不瞅着还能怎么办?
和黄已经在他的有意推动下跌的一塌糊涂,就算舍得放弃蛇吞象,套现救长实都做不到。
那时候,沈壁和曲某人就可以像救世主一样登场了。
沈壁警告“投机者”,可以成为长实的股东获利,但不允许控股。同时,动用各方面的关系,帮助李家成压下负面消息。
这个过程并不会很难。
其它地产商怕引火烧身,不敢就楼房质量问题推波助澜。官面上同样不会允许舆情无限放大。
越放大牵扯出的事就越多,届时倒霉的可就不止是长实了。几乎所有地厂商,包括审批、验收、监管等大批人都会受牵连……
个体容易被抛弃,群体利益被触动时,就会众志成城。多方合力先将大事化小,再将小事化了。
曲卓则用钱“买”也好,用技术“换”也罢,溢价从突袭长实的小日子资本手中赎回部分股票。就像他帮助李家成入主和黄一样,保住他对长实的控制权。
至此,通过明暗分散持股,隐蔽的完成对长实和和黄的实际控股。不论李家诚左手倒右手,还是右手倒左手,都是在为他赚钱。
同时,抓紧时间挖掘,并培养自己的人才库。解决眼下这种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却找不到有能力,又能够信任的人去打理的局面。
以老黄瓜的性格,肯定不会满足于拿着一点股份,老老实实的当打工仔。他会在经营的同时,寻求不断扩大持股比例,直至彻底掌控两家企业。
但是,他默默努力几年后就会发现,他以为的一些只要开出足够价码,就能收回股份的投资人或机构,压根不打算释放股份。
他控股的计划,不过是镜花水月。
到那时,就看他的表现了。能干就继续干,不能干就换掉他……
以上是之前的打算,总体上是相对保守的。制造并利用不良影响,但也要将不良影响压在一个可控的,能够挽回的范围内。
一旦玩的太大,某人没能力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