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人工智能的发展就基本停滞了。
因为所有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都遇到了无法逾越的瓶颈——算力!
可以说,没有算力支撑的人工智能,就是个笑话。
于是,时间进入七十年代后,几乎所有研究机构都大幅度削减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
后面一些年虽然偶尔有一点进展,但基本不值一提。
其实在79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算力依旧是巨大的问题。
但假天才曲某人,拿出了一套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算力动态分布。
一台计算机作为核心,将训练、推演、运算动态分布到计算机网络的其他计算机上。
随着训练的推进,参数量也会呈几何指数暴增。
所以,剑桥一家的计算机是不够看的,还需要获得其他拥有计算机的高校和研究单位的支持。
长远看,甚至要为了人工智能搭建专用的超级计算机……
虽然艾兹格提交的报告,内容极为敷衍,让菲利普无法判断所谓的“智能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具有怎样的先进性,或是学术价值。
但是,能让一名世界顶级的计算机科学家如此激动,甚至是亢奋,比任何专业性的分析都更能说明问题。
剑桥的威廉校长听了菲利普客观的阐述,和基于逻辑的推断后,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不论是要不要投入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体”项目,还是支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特性标定的研究,都拿不定主意。
于是,威廉校长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召集各学院相关领域的权威进行讨论。
第二件,给莫里斯·威尔克斯教授发电报:如果可能,请结束阿美莉卡的行程,尽快返回剑桥。
莫里斯·威尔克斯教授白天接到了剑桥的电报,傍晚又接到了艾兹格·迪科斯的越洋电话:教授,不要再去理会无聊的研讨会了,杰里米给您带来了无限大的惊喜……
六月五日上午,艾兹格·迪科斯趴在电脑旁呼呼大睡的时候,曲卓接到了老珍妮小姐的通知:下午一点半,学校将会在圣约翰学院小礼堂,举办一场小型受赠仪式。
届时,剑桥校长威廉·欧文·查特威克和五位学院院长和剑桥学者会几位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教授会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