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长利脸上堆满笑容,回应道:“张镇长,您说得对,我一定铭记在心。”
郑国强询问:“你对河东村的情况了解多少?说来听听。”
华长利回答:“我今天去河东村实地查看了一番,部分情况已登记在册。河东村共有283户村民,住房1000多间,土地3000多亩。
我们得依据这些数据进行赔偿登记,不过后续还需大规模挨家挨户上门登记,给每一位村民都登记造册,确保不遗漏一人,也不能让任何一户村民遭受损失。”
常海江连忙点头:“对对对,你做得很对。但河东村以前都是集体企业,后来都被个人收购了,这些资产也都得入账。”
华长利无奈表示:“没错没错,这些工作还没展开,光靠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郑国强转身对刘源说:“刘主任,办公室还有几位相对清闲的同事,像小丽、小郝,还有其他几位女同志,明天都安排给华镇长调配,让他们跟着华镇长挨家挨户去登记。绝不能漏过一个村民,哪怕是漏了一分地、一户住房,都会让村民利益受损,进而对我们产生不满。”
郑国强说:“这些村民呐,日子过得不容易。以前有地呢,好歹也能维持个生计,每家有个几十亩地,日子也还能过得去。这回把人家地都收回来,我们干工厂、建工业园,人家可就没有土地了。华镇长,你家也是农村的,你说对于一个农村村民来说,一旦没了土地,这意味着什么?”
华长利不得不佩服郑国强说话的水平,他这好像是轻描淡写地一说,又像是为老农争取一些权利,其实转弯抹角地就是要提高他在河东村那十几亩土地的补偿,
但人家又没明说,还打着那些老农的名义,也就不好做过分的解读。
他马上说:“郑镇长,我家还真是农村的,也在我们镇下面的一个村。我家土地不多,但是靠这个土地,家里人也算是能吃上饭,年景好的时候,一年也能赚个几万块钱,供孩子读书虽然费点劲,但是也能过得去。如果一旦真的失去土地,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咱又跟城里的工人没法比。”
常海江说:“我们大家过去都是农村人,知道土地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千万可不能让这些老农在我们整体动迁的过程当中吃亏呀。”
郑国强马上转身问张军说:“你今天研究了一天市里对农村征用土地创办工厂的补偿比例,你说说,我也听听。”
张军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一本正经地说:“市里就农村征用土地和补偿住房先后发过几次文件,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发布的。市里的精神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土地的状况以及征用的性质,做出每亩地不低于5万、不高于10万的补偿。对农村的住房,不管是住人还是饲养牲畜,都给予每平方米200到500块钱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