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枫之前也考虑过,他也想出了应对之策。
印证之后,杨枫所想与他们四个的建议,基本上能保持一致了。
这么一来,杨枫也就下定了决心。
“好,孤王决定,向西域战场增兵三十万,全面开战。”
“计三六,耿春秋,你二人也随同前往,担任左右军师之职。”
“孤王,准备亲征西域,一战而定。”
杨枫很少亲征了。
这一次,是终极之战,杨枫不打算一直待在蓟城了。
诸葛先急忙说道:“王爷,……”
杨枫一摆手:“孤王知你之意。”
“此战,关系到我燕州的胜与败,万万大意不得。”
“孤王亲往,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励大军士气,也能让反大斯国联盟看到我燕州的决心,实乃有益无害。”
“至于安全问题。”杨枫淡淡一笑,“热兵器时代已经到来,谁也躲不过去。”
“如果一方的主帅那么容易中了对方的斩首行动,以后这仗还能打吗?”
听了杨枫的这番话,诸葛先也不再说什么了。
杨枫扫视一圈,淡淡说道:“此事,就这样定了。”
“孤王不在之事,政务方面就由诸葛先和武云峰二人多为代劳。”
其实,杨枫在燕州的时候,一般的小事他是不会过问的。
只有大事,杨枫才会亲自过问。
杨枫的放权,手下人很忙碌,很充实,也让他自己悠然自得。
杨枫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燕州的统治体系是以仁政为基础的。
另外,辅佐仁政的手段,还有三点。
第一,老百姓的举报手段。
以前,老百姓的举报手段,只有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到蓟城。
现在,随着火车开通,老百姓可以坐火车去蓟城,当面告状。
火车票嘛。
不算贵。
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支撑得起。
第二,暗查手段。
杨枫手里有几支秘密的组织,遍布在整个燕州各地,暗查各地官员的廉政情况。
一旦有反馈,杨枫就会再派人暗中核实。
第三,就是《燕州风云录》了。
但凡有官员落马,都会被载入《燕州风云录》中。
而《燕州风云录》又是燕州的官方刊物,配发到燕州各地的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