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这个消息一放出去,“嗡……”整个中原一带都炸了锅了。史书记载:“老弱襁负,道路不绝,众至数千万!”
什么叫老弱襁妇?“老弱”大家都能理解。“老”,年岁大了;“弱”,身体比较弱的;“襁负”呢?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也背着过来讨米讨粮。,道路不绝”——当时,您看看吧,那路上讨粮的人“众至数千万”呀!
数千万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现在一看到瓦岗军开仓放粮了,一个个喜笑颜开。大家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了,那能不感恩瓦岗军嘛?有了粮,跪倒在地给李密磕头、给瓦岗军磕头。
有那身强力壮者,吃了粮、有了劲,踊跃参军:“我要加入瓦岗军!我要加入魏公阵营!”为什么呢?吃了这顿,我下顿怎么办呢?瓦岗军这里有兴洛仓,吃几年没问题呀,我跟着瓦岗军打仗去!反正家里也种不了地,也生存不了。为了明天的吃喝,投奔瓦岗啊!
就这一下子,瓦岗军恩被中原!给中原老百姓很大的好处,老百姓踊跃参军。
瓦岗军凭借着天量的粮食储备很快就扩军到三十万人,兵逼洛阳,周围郡县无不望风归附。甚至说,远在江淮一带的起义军一听说瓦岗军有粮了,也争相响应瓦岗军。这一下子,瓦岗军在中原立住了脚。可以说,成为了当时反抗大隋最强的一股军事力量!
那李密在高兴之余,咱说了,下一个目标就是夺取东都洛阳啊!把东都一占领,天下可定。
李密高兴坏了,手下将领一个个摩拳擦掌。但是,李密也是一个头脑清醒之人。虽然现在瓦岗军发展如此迅猛。但,李密仍然表现出了极大的谨慎和小心,他没有立刻指挥瓦岗军去攻占东都洛阳。为什么呢?那叫东都!一个长安,一个洛阳,那玩意儿不好打,防御体系、那些工事极其庞大呀。咱前文书说了,为了防守洛阳,隋炀帝杨广专门挖了长堑、挖了大长沟。那杨玄感怎么起兵失败的?不就是被长沟给挡住了吗?对于瓦岗来说,也是如此。贸然攻打洛阳不是上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一方面,先歇歇;另一方面,研究研究,该怎么攻打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