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毕竟,出海到林邑,一个来回,也要将近一个月。
而农学院的人到了那边之后,不能错过春耕,因此,种子一定是要提前准备好的。
党仁弘让商船从林邑取稻种,再到广州划试验区域,农学院和东宫的属官在当地折腾新种子的事,瞒不过冯盎。
冯盎是岭南的“地头蛇”。
朝廷在那块地方有点什么动作,他不可能不去留心,再去揣度背后的深意,毕竟冯家世代经营岭南,沿线遍布。
广州都督府的异动,尤其是涉及外来新稻种和朝廷派人这类敏感事务,必然会引起他的关注。
冯盎在看到这些事情之后,一定会想起他家老三跟林邑使者之间的矛盾,日子久了,他也就回味过来了,这里头有事儿。
或许本就没有什么“意外”。
“冯盎……现在怕是已经想明白了吧。”李复收回目光,看着眼前依旧在叽叽喳喳讨论南方、讨论庄子的孩子们,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西域的棋还在下,岭南的余波也未完全平息。这大唐天下,看似四海升平,实则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只有李承乾明白李复这话中的意思。
“即便是明白,事情也过去了,冯家也对林邑的使者动手了,将来,不过是朝廷的一把刀,只能顺应朝廷的意思而为。”李承乾说道:“这件事里,若是冯家配合的好,做事态度积极,将来功劳未尝没有他们一份。”
“若是装聋作哑,守着岭南装死,这是自取灭亡。”
李承乾说着,仰头看着深邃的夜空。
只要是为了大唐好,为了大唐百姓好,诸多算计又如何?
“好了,不说这些了。”李复笑着打断了孩子们关于南方和稻种的讨论:“明天还要赶路呢,都赶紧回去睡觉!谁要是明早起不来,王叔可就不等他了!”
孩子们发出一阵抗议的嬉笑声,但在内侍们的催促下,还是乖乖地起身告辞。
可不能耽误了明日赶路。
小院重新安静下来。李复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南方夜空下的远山轮廓,心中默默思量。
想必,关于占城稻的奏章,算算时间,已经在来长安城的路上了。
次日一早,李复带着孩子们,带着整装待发的队伍,离开翠微宫,回了庄子上。
李复离开之后,翠微宫内并不平静。
李世民心心念念的惦记着高昌打焉耆,焉耆能派遣使者来长安。
如此,大唐能够顺理成章的出兵平叛,拿下高昌。
李世民见了几个自己的心腹朝臣,说起了高昌和焉耆之间的事情。
𝙱𝑰 𝕢u 𝙱A.v 𝑰 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