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再冲“青拔”(2 / 2)

“其实我毕业的事也不急,您要是项目赶紧得,我按时毕业就行。”

看着江皓关切的目光,黄教授是知道自己有些误会了。

“也不是实验赶得紧,主要是前两年还是有些懈怠了,工作安排的不够紧密。”

“你放心,我自己身体自己清楚,读博时可比现在辛苦多了。”

最累的肯定是还没出头的时候嘛!

这都一样,真的进入高校担任青年教师。

除非是现在的“非升即走”,一般人总会忍不住想松一松。

倒不是真的在工作上懈怠,只是心中不会有学生时期的那种毕业压力的紧迫感。

相对也会把时间和部分精力,留到生活以及其他地方。

这都很正常,谁都有家庭的嘛!

“老师,你是因为评“青拔”才急着赶这项目?”

“嗯!算是吧。”

黄教授倒是没避讳说评“青拔”的事,相反很大大方方的跟江皓道。

“去年我参评时,就是因为项目经历还不够丰富,被砍了下来。”

“今年这算是最后一次机会了,邹哥前两天跟我来谈时。”

“都准备让我去参评“优青”,别在“青拔”耗着了,我自己还是想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也不后悔,就决定再冲一次“青拔”。”

青年教授和博士能够拥有的学术名号,在后世的“四青”中,除了“青长”也就是青年长江计划现在还没开始外。

其他“三青”都在前年和去年正式开始实施评选。

除去面相海外人才计划的“青千”后,能给自己导师留的争取的名头就剩了“优青”和“青拔”。

这两项人才计划的含金量其实大差不差。

但相对而言是“青拔”也就是“万人计划”中的青年人才拔尖计划会相对难度高一些。

“优青”也就是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其实差不多算是院士和杰青等一众有影响力的大团队的自留地。

也算是邹教授给自己母校师弟的一份托底。

前几天过来,就是想跟黄教授商量,让他放弃“青拔”,直接评选“优青”算了。

毕竟“优青”有他以及身后的张院士在,还是稳当的。

只不过黄教授在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倔了吧!

还是想考虑再冲一下“青拔”。

由于“青拔”的评选有回避制度,加上对论文的要求没有实际项目的要求高。

相对是后世“四青”名号中公平性最大的一个计划,同时难度自然也不用多说。

虽然以江皓的性格,若是站在黄教授的位置,铁定是选择稳稳的跟着邹教授拿“优青”。

反正两个计划含金量实际相差不大。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