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生而知之
赵守这里所取得的进展之迅猛,完全超出了李皓之前的预料。
有了赵守的全力鼎持,李皓便开始积极倡议,将张慎、李慕白和杨恭这三位贤才吸纳进来,共同集思广益,力求尽快将心学与现有体系融合为一。
与此同时,李皓在广泛阅览史书典籍之后,终于凭借深厚的功底,将正气歌改编得更加贴合这个世界的实际。
只是还没等李皓趁势说出来,便等来了赵守的反对意见:“三品立命境,乃是探寻人生真谛、确立人生目标的至关重要之境界。
有人读书是为了博取功名,有人则是为了追求利禄,还有人是为了造福后世……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
若想从四品境界晋升,就必须修身养性,静待天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这个过程需要回顾过去所学,总结经验,同时明确未来的志向。
他们三人已经沉浸在此道多年,尤其是纯靖和子谦,纯靖在看过你在亚圣殿题写的那四句话后,已经有了突破的迹象。
而子谦则是早已经进入到了突破之中,若是此时让他们加入进来,恐怕会打断他的突破进程,使突破变得遥遥无期。”
李皓闻言,不禁恍然大悟,他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心学的推出,无疑是对他们过往所学所想的颠覆和挑战。
平常可能还好,再要突破得关键时期才被推翻,别到时弄得道心崩塌,就罪过大了。
倒是赵守,如今已然踏入三品,自然不会有这个顾虑。
甚至因为他自己的道,反而对于李皓的离经叛道,是可以用一种包容,甚至支持的态度来接受的。
但这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如此。
不过话都说到这里,李皓感觉自己不去问下赵守的道,似乎都有些说不过去:“院长,那您的道是什么?”
赵守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的道,是为儒家开创新的流派,为天下千千万的读书人,打破思想的禁锢,找出一条新的道路。
所以我该要谢你,因为你帮我找到了前行之路,不过你要入三品应当不难,你的道早已在心中。
只不过再想入二品,就必须要吞纳气运,与之融为一体,只是得气运者无法长生,这也是儒家读书人无法如术士那般长生的原因。”
各家修炼体系的高品阶都是秘而不宣的,就像术士一门,连一二品的境界名称,监正都未曾对褚采薇等人透露过半分。
如今赵守对于李皓是真的信任了,否则也不会把这等秘辛说出来。
不过,当李皓想起褚采薇时,才意识到自己最近竟忘了往司天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