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千古名篇,印在语文课本上的教学材料,如果还过不了关,那只能怪这些人野猪品不了细糠。
乌院长见所有人都看向自己,无奈开口念道:
“灵溪桥边野草花,岸上杨柳舞绿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刚一念完,远处的女子便一阵闹哄。
楚文的粉丝,无不是腹有诗书的女子,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也粉不到一个诗人身上来。
她们一边讨论,一边让侍女快速抄记,闹哄哄一片,直把诗会当庙会。
孙碧荷长舒一口气,脸上甜甜一笑,心中想道:不愧是楚大哥,随便一首诗,便如此惊艳绝伦。
一帮书生听后,只有那清秀书生一人叫好,其他人稍一思忖,立刻埋头苦思,以期写出佳句,盖过此诗一头。
马林乃字画店东家,自然是有见识的人。
听了这诗,他急得不行,左思右想也挑不出毛病,心道:
这楚文年纪轻轻,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如此深刻的诗句,莫不是知县大人提前和他通了气!
想到这里,马林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好,写得好哇,风吟居士出口成章,果然大才,此诗一出,让在场学子如何再作他文?”
顿了一顿,马林见赵县令并没打断自己的意思,他赶紧举起一只手,指向对岸一个正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小孩,大声说道:
“马某提议,今日诗会,改作此景,不知县令大人意下如何。”
赵德柱立刻明白了马林的心思,虽然不耻他的为人,但这提议却正合自己心意,于是说道:
“亦可。”
文掌柜气得脸色涨红,正要起身说话,却只见楚文提笔就写: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清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马林,溪头卧剥莲蓬。”
写罢,楚文故意拿笔将“马林”两个字轻轻划掉,让人依然能够认出,然后在下方写上“玩赖”二字。
文掌柜不敢置信的看着这首清平乐,脸上笑意越来越浓。
待楚文写罢玩赖二字后,文掌柜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只见他捂着肚子,笑得根本停不下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这哈哈大笑声中,楚文手拿纸卷站起身来,笑嘻嘻的跟远处的粉丝挥了挥手,然后走到知县大人面前,递上自己的答卷。
赵德柱见楚文这么快便交来答卷,还没看就心中一惊。
须知诗中万象,写人最难,赵德柱饱读诗书,如何不知马林根本没安好心。